Saturday, October 04, 2014

台湾之行 – 台湾我来了!

Day 1, 3.10.2013

出发前一晚还在做最后的整理,再啃一啃台湾的旅行资料,准备第二天的检查清单。出发当天做了最后的重点检查,确定登机文件齐全,把家里安顿好,就搭上计程车出发了。

我住的这一区离机场45分钟,早上10点的班机,我7点出门以为可以避开塞车,估计7:45am到机场,过了海关,还可以悠闲的逛个一小时多才准备登机。没想到还是在某个点遇上车龙,好险啊,大概8:15am到机场,幸好没有那么多人,时间够用。司机后来告诉我如要避开塞车,7点前出门是最佳时间。以我搭的班机来说,我是预计在班机起飞前的2小时15分钟到达机场,没有托运行李,只要准时到达机场,时间是很充裕的。不过,现在LCCT已不再被使用,新地点是KLIA 2,建议要提早到柜台,因为那里一片人海啊,非常多人。

到了机场,我又做了乌龙事。Boarding pass上列出的程序如下
1. Verify document at the document check counter (counter closes 1 hour before departure)
2. Clear security and immigration (at least 1 hour before departure)
3. Go to boarding gate
4. Boarding time: 9:00am (Gate closes 20 minutes before departure)

我在机场机场就忘了第一个程序。我还以为我很镇定,什么时候被表情出卖了都不知道。一到机场,找到了通往海关的楼梯口,直接给工作人员检查文件。我和其中一位小姐的对话如下(不是每个字都一样,但意思是这样):

Staff: Miss, you have to go to the document check counter to verify document first
LCY: Hah? Oh, I am sorry, where is it? (我一脸问号的看着她)
Staff: Over there (那位小姐指了指方向给我看)
LCY: Ok, thanks
顺便问了问秤行李的地方,立刻带着尴尬的表情到柜台查证件。我是怎样可以这么的迷糊。不过行李只有5.6kg,倒是让我非常开心。

过了一阵子,再回到楼梯口让工作人员检查证件
Staff: Ok, miss you can go to immigration counter.
LCY: Ok, thanks.
Staff: Jangan takut. Why you look so serious? I am so stress.
LCY: Hah? Really? Er…

当时非常窟窘,摸了摸脸颊,哭笑不得也接不下话。很想告诉她我没有要让她很压力,但脑袋就是挤不出适当的话,不如不说好了。原来再怎么冷静,表面看起来还是会让别人感受到我的紧张害怕。跟她道个谢,也道个歉,就离开了。过海关很顺利,我抽空去逛逛,行李没超重所以再买点礼物,还来得及上洗手间呢。

在登机口那里有间店卖马来西亚的手工艺品,如果出发前买不到礼物,可以考虑来这里看看。这家店有卖围巾,衣服,装饰品等等,都是具有马来西亚特色的东西,送礼很恰当。我在这家店挑了个白色随身包给台湾朋友,她非常喜欢。很多人不太喜欢白色,因为白色包一沾上灰尘和污垢会特别显得肮脏。当时我也很挣扎,再看了看其他颜色的包包,颜色和图案看起来不搭,也剩下很多,反而白色的包包已经没剩下几个了。仔细看看,还是白色包包比较漂亮,赶快挑了两个去付钱。原来朋友很喜欢白色,很高兴自己送的礼物合对方心意。 看了看时间,大概9:20am才等到请乘客到登机口的通知,反正没事情做,就去登机口吧,10点起飞,差不多了。

登机口那里的小姐检查我的护照时麻烦我把眼镜脱下,看看我是否和护照上的照片长得一样。拍护照照片前一晚没有睡好,严重影响上镜,乍看之下和本人有点分别。我明白的,小姐看了好一会儿,我问那位小姐是不是不像我,很难看对吧。哈哈,还好可以过关,多看几眼就能确定是我。小姐人很友善,脸上一直挂着笑容,问我是否一个人,还祝我旅行愉快,上机前的好心情指数又上升了不少。一个人出门在外头游玩,又是第一次旅行,听到这样的祝福真的感到温暖。对她来说,说这样的一句话很简单,或许她每天都祝福很多乘客旅途愉快,但对听的人来说,感觉不一样,就好像多了一个人关心自己,谁不希望有个愉快且平安的旅行对吧。

在登机口等待着

登机了,与机舱里的行李箱搏斗了好一会儿(手举行李很辛苦啊),因为我的行李大小的问题,不能完全塞进行李箱,只好将行李横着放才塞得进,只是占了点空间。真对不起其他乘客,希望机舱有足够的空间给其他乘客放置行李。手很酸,有点喘,接着眼睛给我看错号码,居然坐错位子。经座位真正主人提醒后我连忙在道歉声中换位,现在想起都觉得好笑。

第一次坐一排有9个位子的飞机,感觉很宽啊!

座位上张贴着的广告,提醒大家要有正确坐姿。巧合啊,我研究的题目就是音乐家职业病。感觉怎么度个假,也能在飞机上看到相关广告,是要提醒我要有正确坐//走路姿势,还是提醒我度假后别忘了还有论文?

在飞机上发发白日梦,吃个饭,休息,四个多小时的时间咻一下就过了。从高空往下看台湾的土地,难掩心里的兴奋,一直往窗外看,飞机很快就可以着陆了。我坐在靠近走道的位置,伸长脖子才看得到台湾大地,靠窗的男士乘客看到我这么兴奋(有那么明显吗?哈哈),还帮我拍了几张风景照。

看到台湾土地了,此刻的笑容和兴奋绝对是发自内心的。


终于着陆了,拍照的那位男士还帮我拿行李,太感动了,虽然对对方来说是举手之劳,但暖心程度很高啊。走进桃园第二航厦的入境处,检查了入境资料,检查官很好奇我怎么会到新屋玩,哈哈,因为我朋友家在那里阿,我很期待到新屋的。顺利入境,就往前走去找台湾朋友。从桃园第二航厦往外看,整排的台湾国旗随风飞扬,我的心情也随风飞起,真的很舒服,不禁加快脚步,还看到在机上帮我拍照拿行李的乘客,和他们挥一挥手,心里也祝他们旅行愉快,就快步往前走了。

出境处怎么没看到朋友呢?我绕到等待区那里再仔细看看,哈哈,原来我朋友Y已经在很前面的位子拿着写了我名字的纸张等着,是我没注意到那个角落。抵达台湾时已是傍晚时间,所以没有安排游玩的节目。在柜台拿了宝贝机和青年旅游卡,朋友带我离开机场,吃个晚餐就回她的家。

从机场坐客运到中坜火车站(为悠游卡增值300),抵达达湖口后由Y用摩托车载我到她的家。交通资讯如下:
机场搭中坜客运(53元) 中坜火车站 30元)湖口(新竹)
交通花费是经使用悠游卡折扣后的价钱。

悠游卡官网链接
http://www.easycard.com.tw/
                                        
晚餐吃的是一人台币100元的火锅,太便宜了。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那么的新鲜,包括食物,Y当然是希望我能多吃点。我告诉Y不必担心,我很能吃,结果呢,看接下来的文章就知道我多能吃。吃过晚餐,买了第二天的早餐,老板娘知道我是马来西亚人后还特地送我地瓜饼和绿豆砰,满心感谢老板娘附送的食物,这是来台湾的第一份礼物呢!

热腾腾的火锅,汤底非常棒

最后因为太饱了,所以没有吃王子面。右上图是豆干和海带,右下图是甜不辣

在凉凉的晚风中,和朋友一起骑着摩托车回她的家,路经稻田,还有桃园和新竹的分界线(Y特地告诉我的)。后座的我尽情享受空气中的凉爽,让那份凉意沁入心肺,好喜欢这样的度假感觉。这里的空气很好,鼻腔间充满久违的清新空气,让我整个人非常轻松,丝毫没有搭飞机和赶交通的疲惫。Y安排我住底楼的一个房间,她的房间在楼上。Y从楼上到楼下来回走,介绍家里,告诉我东西怎么用,帮我放洗澡热水,又要帮我看怎么使用台湾手机,好温暖。放下行李好好看看环境,台湾的家原来长这样啊,我很感恩,我的落脚处很棒,我可以很舒服的旅行。

美丽的稻田。当晚黑漆漆的,无法拍下这样的风景,所以这是抵达台湾第二天坐在Y摩托车上沿途拍的。

洗澡后和Y聊一聊,看看电视节目。节目名称我忘了,内容是关于名服装设计师帮忙一些设计师改造服装,让这些设计师的作品可以登上大堂,事业可以更进步。这个节目的重点虽然在改造衣服,但是有很多可以学习的细节。在设计上兼顾保留自己的创意和接纳他人的意见是一门学问,帮忙改造的名设计师如何有智慧并好好说话劝导对方也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节目里处处可看到很多的人生观和与人共处之道,尤其是有效的沟通。对于设计师坚持保留原创,不容自己的作品有丝毫或大幅度的改变,以免创意被破坏的态度,劝导又该如何进行,才能在不伤害双方感情和沟通气氛以改造让大家都满意地服装,节目都有把这些呈现出来。最后一幕是大家一起举杯庆祝的画面,多么的和谐,这就是沟通的技巧。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类似的场景,我也算是上了一门课。

夜了,该睡觉了,第二天就要开始游玩。把礼物给Y,道个晚安后,我们都和周公约会去了。窗外的蝉鸣声和入夜后的远离城市喧闹的环境有安定人心的作用,睡前我好好感受这份宁静,相信今晚可以睡个好觉,第二天精神满满的出门。

台湾的第一个晚上,很平凡,也很幸福。

Thursday, September 11, 2014

开斋节下厨乐 - 药材鸡和鱼丸炒菜

星期二(假期第二天)的用餐地点在朋友家,换地点吃饭好好玩,可以互相拜访。我不是厨师,但是为了学习下厨技巧和打这篇文,我也是得尽早到朋友家偷师。还有个习惯没改掉,那就是我常在人家身后或身旁跟着对方移步,走到哪儿跟到哪儿,尤其是我要观察或聊天的时候。在厨房里钻来钻去,当朋友的小尾巴,只出一张嘴说话,哈哈哈。抵达朋友家时药材鸡已经在锅子里了,错过了准备食材过程,我真的没帮上忙。这顿午餐很丰富,有鸡肉和蔬菜。来看看食谱吧。

药材鸡食谱
(可参考照片上的食谱,有烘烤和蒸煮两种烹调方法。)

材料:
一包凤凰鸡香料
一粒中型洋葱 [我们没有用洋葱]
一粒橙(去皮和切半)[我们忘了加入橙]
一整只鸡(约1.2-1.5公斤)[我们用的是超市卖的鸡肉块]
塑胶纸和锡箔纸 [香料包内附的]
*因为我们的准备程序和包装上的说明有些不同,所以又准备了些锡箔纸才够用。

凤凰鸡香料

所需用料


做法:
(步骤和附上的食谱有些不同,大家可随机应变)

1.先将锡箔纸铺在蛋糕模型烤盘上,再铺上塑胶纸。
2.将鸡肉块和金凤鸡香料混合均匀,倒入蛋糕模。
3.用内铺的塑胶纸将鸡块包好,再用内铺的锡箔纸包好。
4.再用锡箔纸把蛋糕模盖上。
5. 将蛋糕模放入锅里,以慢火蒸2个小时。

 烘烤或蒸煮,随你选

丰富的成份

蒸煮

打这篇文章时,我才看到食谱上建议两种烹调方法。个人觉得,蒸煮的方式比较容易,可能是因为还没熟悉我家烤箱脾气的关系,一想到要烘烤鸡肉顿时觉得难处多多。由于忘了加入橙,所以鸡肉和汁没有橙味。或许加了橙会更提升口感和味道,但煮熟后的鸡肉也没有因为少了橙和洋葱而不入味。金凤鸡香料包里已有许多的成份,单单使用香料包就可以煮出美味鸡肉。

第二道菜是鱼丸炒菜,那菜名是什么来着大家都不知道。将鱼丸下锅翻炒,再加入青菜,炒至熟为止,就可以上菜了。

这个菜名是什么?



大家愉快的用餐,聊天,讨论着晚餐要吃什么,我就是喜欢这样的气氛,大家有说有笑就很热闹了。下厨乐就进行到这里,我自己还有些菜还没煮,所以晚上不打算和朋友外出用餐,不然我的菜都要变黄,菜坏了很可惜。

这两天的伙食总算解决了,有材料包和酱料的确帮了我们不少忙。出外靠朋友,这句话真的有道理。这几年多亏有朋友帮忙,每次我家那里的小贩没有开门时,他们就会带我外出用餐。这一次,我们决定在家里下厨,朋友们也是帮忙采购食材,真的是辛苦了。朋友们聚在一起下下厨,享用自己劳动的成果,吃起饭来更觉得香。


这几篇食谱也不是什么很考厨艺的的难事,因为我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和朋友一起下厨,所以想以文章的方式把这些回忆记录下来。以后看着这些文章,就可以回味当时的快乐和趣事。下一次的下厨乐不知会在什么时候进行,我倒是很期待,有时间我也得练练厨艺。

开斋节下厨乐 - 玉蜀黍汤

下厨乐延续到晚餐,虽然忙了一天,但晚餐也是要吃啊。烘了蛋糕过后大家收拾好各自回家休息,晚上还有一轮呢。晚餐的菜单是玉蜀黍汤,家常菜来着,相信对大家来说这汤并不陌生。很容易准备的汤,来看看食谱。

材料:
玉蜀黍粒罐头
鸡肉
香菜 Chinese Parsley/Coriander

做法:
1.将玉蜀黍粒,鸡肉和水倒进锅里煮熟。
2.熄火前,加入香菜和盐调味。过一会儿就可以熄火。


感谢我朋友当厨师,准备晚餐给大家吃,我也赶快学一学。对她来说,这只是很简单的事情,对来她家吃饭的我来说,这是很了不起的事啊,谁叫我不会下厨。一碗汤配饭,大家也吃得满足,再看看电视聊聊天,好快乐啊!

她说,通常她会把罐头里的水丢掉,只取玉蜀黍粒。处理肉类也要多加注意,煮鸡肉前最好先将鸡肉川烫,再放进锅里煮熟。这里还有一个小贴士,若不想摄取太多脂肪,可以将鸡肉放进水煮一会儿,然后把鸡肉捞起去皮,这时候会比较容易把皮脂部分去除。

玉蜀黍汤也是有很多煮法的,各有各的美味。我家的做法是先把姜爆香,接着加入鸡肉块或猪肉块,炒一炒,然后再加玉蜀黍粒和水。喜欢鸡蛋的话,可以再加入鸡蛋,最后以盐来调味。


假期第一天随着这道晚餐结束。不过,第二天还是会进行下厨乐,来看看下篇食谱分享吧。

开斋节下厨乐 - 柠檬杯子蛋糕

既然来我家“开箱”了,怎能不把握机会好好使用很久才能出来透透气的烤箱呢?所以,午餐过后,我们的第二项下厨乐计划是烘焙蛋糕。

好朋友带来了一包柠檬杯子蛋糕混合粉来,制作过程非常简单,人手也够,很快的饭后甜点出炉了。这次的烘焙过程也是有些小状况,没关系,就当作是一个练习的机会吧。在温度上我们有做些调整,烘焙过程也有换一换蛋糕的位置,因为过了些时间,当时也没有做记录,所以我忘了一些细节。就算从照片看也忘了哪盘是哪盘,我好像没有拍每一盘蛋糕的相片,所以只能大概交待制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材料:
160ml
115ml蔬菜油
4粒中型蛋
这款蛋糕粉的成品会比较湿润

做法:
1.180C预热烤箱。
2.将蛋糕粉,水,油和蛋倒进盆里,以低速搅打30秒,再以中速搅打2至三分钟。
3.将搅打好的材料倒进垫了纸的杯子模型,以180C烘烤15-25分钟。
不同大小的烤盘所需的烘烤时间不一样,请参考照片上的食谱所提供的资料。
4.时间到了后,以牙签或叉子插入蛋糕中,将牙签或叉子拔出时若表面没有东西沾着(还没熟的蛋糕是有点湿和软状的,会粘在牙签和叉子上),就表示蛋糕已经熟了。

食谱

若要容易操作,快速倒材料又不会让材料溅到杯子外,可以先把混合好的材料倒进这个容器,过后直接从容器将材料倒进杯子模型。那个容器的上方有个外凸的尖角,所以让倒液体这个动作比较容易进行。

垫了纸的杯子模型

箭头指着的地方是装了水的蛋糕烤盘

前几次烤杯子蛋糕时,就很纳闷为什么蛋糕老是被烤焦了。这次朋友建议在烤箱里加盆水,好让温度可以散布均匀些。我们用7寸蛋糕烤盘装了水,放在烤箱里。

了解自己的烤箱还是重点,建议大家要观察蛋糕在烤箱里的变化,才能调整温度和时间。这次呢,蛋糕居然没有熟,我们保持同样温度,但一直加长时间,试了好几回才把蛋糕烘熟。算一算,一共有16个杯子蛋糕。后来想想,或许我们用的杯子太大了,所以所需时间比较久,15分钟绝对不够。若以食谱上建议的杯子数量来看,蛋糕大小大概比迷你蛋挞再大一些。


下午茶就是这些杯子蛋糕,到底是自己烘的蛋糕,就算还有进步的空间,我还是吃得很开心,也可以把它当作补充脑力的点心。和朋友们在一起就是这么开心,可以聚一聚也可以下厨,烘烤蛋糕,假期就这样过了半天。
蛋糕出炉了

箭头指着的地方是还没烤熟的蛋糕部分

这比较像我们要的成品

终于烤熟了

开斋节下厨乐 - 奶油番茄莫薩里拉奶酪酱鸡肉意大利面

放假了放假了放假了放假了放假了。。。(假期万岁的呼声就是这样,非常明显的心情无限美好,哈哈哈)!!!

开斋节乃马来西亚的大节日,穆斯林在这个节日庆祝斋戒月的结束,国王和平民皆放假(也有些人没放假)。放假很好啊,大家可以窝在家里休息,做自己喜欢的事,或者上街逛逛,购物刺激国家经济,听起来真棒。但,别忘了,民以食为天,放假也是要吃三餐的。这时问题来了,卖杂菜饭的小贩有两天没有开门做生意,这断了我和朋友们的食路。不是真的那么夸张到完全没用餐的地方,虽然杂菜饭非唯一选择,但杂菜饭是平价的食物,又可以饱餐一顿,除非有特别原因吃餐馆的食物(价钱也贵一些),不然平时大家都还是会选择杂菜饭来填饱肚子。

大伙儿讨论用餐事情时格外头疼,不知道要去哪儿用餐。一个念头窜过脑子---不如,自己下厨吧!朋友们对这个意见一致通过,所以讨论方向转成食材采购。确定好主要菜单后,大家各忙各的去了。

星期一(开斋节第一天)的午餐菜单是以奶油番茄莫薩里拉奶酪酱烘烤螺旋粉。以下是食谱。

材料:
螺旋粉
红萝卜
蘑菇
香菜 Chinese Parsley/Coriander
鸡肉 (本食谱用鸡肉块,也可用牛肉,绞肉)
奶油番茄莫薩里拉奶酪酱
三色螺旋粉

奶油番茄莫薩里拉奶酪酱

食谱

做法:
将食材煮熟,放在一旁备用
-以盐和胡椒粉腌鸡肉。将鸡肉煮熟。
-将螺旋粉煮熟
-将红萝卜和蘑菇炒一炒

1.准备一个烤盘,铺上铝箔纸。我们用7寸圆形蛋糕烤盘。
2.将鸡肉,螺旋粉,红萝卜,蘑菇放进烤盘。
3.撒点香菜在食材上调味。
4.加入奶油番茄莫薩里拉奶酪酱。
5.用铝箔纸盖着烤盘上方。(这个步骤不一定要做)
6.送进烤箱,以200C烘烤20分钟。
烘烤前

烘烤中

烘烤后

所有的食材让我们烘烤了两盘香喷喷的午餐,可供四人享用。一盘的食材配上半罐的奶油番茄莫薩里拉奶酪酱,味道不会太腻(试个人口味决定酱的分量)。两盘食材的准备和烘烤方式有分别,因为我们在第二盘食材作了些改变。准备烘烤第一盘的食材前,我们把酱均匀铺在食材表面,过后用铝箔纸盖住烤盘。至于第二盘,我们把酱和食材混合均匀,没有用铝箔纸盖住烤盘。经烘烤过后,这两盘食物的味道没有什么大分别,所以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和方便的方式准备这道食物。

面食主要靠酱料来讨舌尖味蕾“欢心”,只要手上有酱料,无论是自制或是买现成的,加入面条就可以很入味。以奶油番茄莫薩里拉奶酪酱来调味基本上已经为这道面食加分不少,我们只需要把其他食材煮熟就行了。是不是非常简单?如果不想吃饭,要换换口味,可以考虑以这道菜来填饱肚子。好久没有这样和朋友一起下厨,这顿下厨乐的午餐让我吃得很开心。吃不饱的话不用怕,过后还有甜点,请看下篇文章。


p/s:这个酱料里头有番茄,灯笼椒,洋葱和奶酪。网路也有资料说明莫薩里拉奶酪场常被用在不同种类的披萨和意大利面食。莫薩里拉奶酪很适合用在需要烤箱来烹煮的食材。在烤箱里头的高温下,莫薩里拉奶酪慢慢的融化在面条里,难怪酱料瓶子上的食谱推荐大家以烘烤的方式来煮这道菜。以下是有关莫薩里拉奶酪的链接,大家可点进去看看或找更多资料来了解这种奶酪。

Friday, June 13, 2014

台湾之行 - 行李打包

第一次单独出国旅行,算是新手旅行者,我的准备功夫还不到家,有很多旅行用品我都没有,能买到当然好,买不到就自己看着办。多亏身边朋友提供很多资讯和意见,告诉我该和不该带的物品,让我参考,我才可以顺利到台湾旅行。出发前的功课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到时人生地不熟才不会慌。准备得越充足就更能随机应变。也有一些常常旅行的朋友说只需要准备重要的部分,不一定非常仔细列出每个游玩地点,可以的话有时随兴走,反而有更多收获。我呢,就当作拿个经验,凡事都有第一次,以后就知道怎么准备行程和行李,也可以来个随兴走的旅行。定下机票时还是6月份(2013年),实在无法分心准备旅程,那时我还没开始大量浏览台湾旅行的网站和部落格,一切先从记录开始。若有任何闪过我脑海的念头我会记录在word档案,比如说要带上的东西,我都会先记下,以免忘记。我就是那种需要尽早准备的人,没法临时想起所有该带的东西。有时刚好看到台湾好玩好吃的资料,也会记录下来,方便日后安排行程。以下是我分享的一些重要的准备,来看看有什么。

护照和影印文件
离境时的护照有效日期最少得有半年。阿呆如我,以为只要护照没逾期就可以出境,还好偶然间听到朋友提起,在出发前更新护照,不然我真的要在机场哭了。同时,我也准备几分影印的护照和身份证,万一丢失了护照,还有影印的版本证明我的身份。

衣服和包包
查一查台湾的天气,并带适合当季的衣服去旅行。我旅行期间会是夏末,将入秋。这样的话还是牛仔裤和t-shirt,外加一件外套会比较适合。因为衣物换洗和行李的问题,我只挑了一个星期的衣服,剩下的跟台湾朋友借,她真好,我缺的她都借给我。我的洋装没有派上用场,当时以为入秋的话会有些冷,没带我很喜欢穿的洋装。到了台湾才发现其实还没那么冷,没关系啦,穿裤子走天下也很好看,所以洋装就留到下次吧。我带了单肩包包去台湾,后来发现还是后背包比较实用,单是水瓶和雨伞,就添了点重量。对了,我还带了五月天诺亚方舟的演唱会衣服去台湾,这种时候更要穿战衣啊,去台湾还是要支持五月天的!

运动鞋
其实拖鞋和包鞋都带会比较好,可以交替换着穿。我原本想直接穿拖鞋,透气又凉爽,行李没位子另外装包鞋,也曾考虑去台湾买(心里有数,我的脚那么的大,已经作好打算买不到鞋。在马来西亚买鞋都已经很痛苦了)。我的运动鞋在去年五月天演唱会开始前已经坏了,还没到摇滚区摇滚鞋底就脱落了。友人真心建议我把运动鞋补一补穿去台湾,因为穿拖鞋走路一整天很容易摩伤脚。经过这次台湾之旅,发现包鞋的确比较适合走很多路的行程。除非当天的行程很轻松,没有需要走那么多路,可以穿拖鞋。下雨的话,运动鞋被淋湿会很难干,所以说有双拖鞋/凉鞋替换也好。

压缩袋
感谢朋友的好提议,让我将衣服装进压缩袋以节省空间和重量。压缩袋很好用,我在Daiso买了四个(共RM10),那里有不同大小和款式供消费者选择。我挑的是“人工”压缩,得自己在密封压缩袋前把空气挤出来。另一种的是用吸尘机来抽出袋内空气的,家里没有吸尘机,我就没有买这款。用人工压缩,只好使出浑身力气又卷又挤的,才把空气挤压出来。压缩袋经过清洗和阳光照晒会失去其功能。出发时我带上的都是清洗过的衣服,所以不会把袋子弄脏。为了保持袋子清洁,回程前我将脏衣服装进一个干净的塑胶袋(我洗过的塑胶袋),尽量“压缩”好,再将塑胶袋放进压缩袋。多了个塑胶袋有点影响压缩过程,不过最后还是可以让压缩袋发挥功能,不让衣服占太多空间。袋子内部还是清洁的,那么下次又可以装干净的衣服出门。我还是会将压缩袋外部擦一擦,简单清洁一下,才收纳起来。

每包压缩袋都内附这个红色夹子,方便密封袋子

国际转换插头
台湾的插头和马来西亚的不一样,台湾的插头是两片扁脚的。有些台湾的旅馆插座设计是可以让不同国家的旅客使用,但不是每家住宿都有这样的设备。由于一个人旅行,所以准备一个国际转换插头会比较好。出发前一天我到Giant进行最后的采购,不知道什么牌子的口碑比较好,也不知如何挑选,那就选个自认为应该可以用的就好。后来,开锁的部分有些松了,在台湾想尽办法才能勉强使用插头。看来下次旅行前我又得重新挑比较耐用选转换插头。

就是这个部分坏了,锁不紧

笔记本
带本无线条的笔记本收集观光区的印章,也是旅人常做的事,我也不例外,但是我没有买到比较精美一点的小本子,也没有时间动手做,只好买了本可撕页的普通的白色本子,收集好印章后再自己加工,制成漂亮一点的印章本。至今都还没动手啊,可见我多么需要身上的艺术细胞快生长和发挥功能。选择白色是因为可以更清楚看到印章图案原貌和细节。这个本子有很多页,前半部分我用来收集印章,后半部分我用来记录旅行点滴和开销。记事本也适合喜欢以手绘来记录生活,而旅途中又没有什么时间写旅行文章的朋友。通过绘图做每天旅游的手帐日记先记录重点,回来后再将细节写成文字。我想绘画能力很好的朋友应该可以很快的画个简单的人事物,不会花太多时间。

相机
对热爱摄影的我(拍照技术还没有达到大师境界,只是爱拍照而已),就是要趁这台湾之旅将很多美丽又有趣的镜头带回家啊,所以相机是不可缺少的。没有办法洒大钱购物和纪念品,拍照成了次趟旅行重要任务,这些照片就是最好的免费纪念品。对于记录,一台照相机也帮了不少忙,干脆把牌子上的景点介绍或故事拍下来,省去我拿笔记录的时间,也可保留完整的记录。拍照时我习惯将眼镜拿下,这样的自己在照片中比有戴眼镜更好看(我自己是这么认为啦)。有隐形眼镜的话对我来说会比较方便,重复拿下和戴上眼镜也很麻烦。这次没有预算买隐形眼镜,只好带着眼镜出门看台湾。下次旅行时再投资隐形眼镜好了。

塑料袋和环保袋
我准备了已经清洗干净的塑胶袋,可装衣服和日常用品,有些是为了备用。回程时有些衣服和贴身衣物还没洗,塑料袋就派上用场了。这样才不会弄脏行李其他的物品。

密封塑料袋
这种有开口密封的塑料袋可以防水,用来装重要证件如护照,影印本的护照或身份证就不怕被雨水淋湿。有时雨水渗到包包,里头的物品也是会被弄湿,包括护照,到时会很麻烦。使用密封塑料袋就等于多加一层防护,不必担心护照被雨水或包包里的饮用水弄湿。

左边那个原是装食品的,能防水,我的护照等重要文件是装在这里。
右边那个是原是装棉花棒的,本身就有一些小洞口,不能防水,我用来装一些小物品。

台币兑换
旅人可以选择在马来西亚先换所需要的台币数额,或者到台湾再换台币。若你有美金,也可在台湾以美金换台币。不想那么麻烦特地找地方换台币,在台湾又没有得事先查兑换率,我决定先在国内换了台币。为了体验自己换台币那种亲力亲为准备旅行,也婉拒朋友的帮忙,因为那个地方离她的家很远,不必特地为我去那里。当时马币下跌,兑换率不好,心里挺难过的。建议大家如果很确定会去台湾,可以趁兑换率好的时候先换台币。

通过朋友的介绍和网上搜索,我比较了几家的钱币兑换中心的兑换率,决定在Jusco Cheras Selatan那里换一些台币。Mid valley的也不错,很多人都会在选择在那里换台币。后来因为一些小插曲,导致我出发前一天得赶到The Mines那里再换一些台币。The Mines那里的兑换率不是很好,但是因为没得选了,所以只好将就些。如果换取的钱币数额比较大点(大概一千马币左右或以上),有些中心会降低一点兑换率。打个比方说,若当天的兑换率是我们需要以11.80块马币换100块台币,对方会给个优惠价,让我们以11.70块马币换100块台币。我忘了当时他们给的优惠价,差别应该只是一两角马币。很多中心都会再给个优惠价,可能是要吸引客户吧。若他们没提起,自己也可主动询问。

我这两次都都很幸运,刚好有得搭朋友顺风车到JuscoThe Mines,所以免了舟车劳顿之苦。有时候不要太计较兑换率的问题,每家的兑换率其实不会差很多,除非是生意人那种换个几万/几十万/几百万的马币,才会有明显差别。特地到离家很远的钱币兑换中心,也不是很实际。可以得话就一次过换好台币吧,若你常常经过钱币兑换中心就不是什么问题。我这里出门要搭巴士和火车,所花的交通费用其实超过了那些数额差别,并没让我更觉得划算,还要花很多时间等交通,所以最后都选择离家近一些的。至于剩下的台币,可以留着下一趟去台湾时用,或者卖给需要台币的人。以下是钱币兑换中心的资料。

My money master (Mid Valley)

LG040 Centre Court,
Lower Ground Floor
Midvalley Megamall,
Midvalley City
Lingkaran Syed Putra,
59200 Kuala Lumpur
Tel: 1800 22 3030
Fax: 03 2284 3030

Spectrum cellular corporation  (Jusco Balakong)
Jusco Shopping Mall, F26D, First Floor
Jln Balakong Batu 11,
43200 Cheras,
Selangor
Tel: 03 9075 2070, 03 9076 2070

Bintang Duit Sdn Bhd (The Mines)
L1-07A, The Mines
Jalan Dulang,
Mines Resort City,
43300 Seri Kembangan,
Selangor
Tel: 03 8945 5771
Fax: 03 8938 9032


礼物
初次见台湾朋友,想为她们捎来马来西亚特产,当成见面礼和谢礼,谢谢她们的帮忙,让我在台湾可以幸福的游玩。这些特产我也是在出发前一天去The Mines换台币时顺便买的。她们都是很热心帮助别人的人,不会计较这些,但我还是想尽一点心意,只好自己推敲她们会喜欢什么。朋友提起偶尔会喝咖啡,所以我买了有名的三叔公咖啡,还挑了些斋香饼。平时没出门,所以临时我没有很多选择,又不能买太多东西,先这样吧。我在机场的店还买了小小的随身包,朋友很喜欢。

其中一个朋友家里有小孩子,我也特地联络本地出版社选了几本关于马来西亚大自然的绘本给小朋友当作礼物。上网搜索时,找到由犀鸟咕噜酷出版社(Guruku Hornbill Publisher)所出版的本地绘本,一套有四本,我全买了。向来都是读国外出版的绘本,能找到带出马来西亚大自然风貌的本地绘本,就成了送礼选择,希望朋友的小孩会喜欢。这家出版社没有地址,所以我在面子书花了些时间才找到其中一个负责人电话号码。大家也可到部落格看看书本资料。

列印旅行资料和台湾行程
之前不是提起我在word档案储存了一些资料吗?有好几页,我也不想手抄那么多东西,就将这份资料列印出来带去台湾。台湾行程是朋友拟定的,所以我也将行程列印出来。那个word档案主要是有台湾朋友的联络号码,地址马来西亚友谊及贸易中心地址和联络号码注意事项需要携带的物品旅游景点的官网, 营业时间,交通资讯等和后备旅行景点。没有带电脑和智能手机上网,所以只好先准备得仔细一些。以后还是得投资一架智能手机,尤其是出国,能上网这个功用可以帮很多忙,临时查车票和地图都很方便,随时可以更方便安排或改变行程。

量行李重量 
出发前我量了行李的重量,只是想知道个大概,一是因为那个秤本来就不是很准,和实际重量相差个加减两三公斤;二是因为行李太大,我的秤面积没那么大,会有一点影响。航空公司规定手提行李最多只能装7kg,我却量到8.++kg,又得拿出一些物品,才放心出门。在这里要跟大家分享最近学到的方法,是一个妈妈分享的,就是以量体重的方式来量行李重量。先量自己体重,比如说Akg;再量提着行李时的重量,比如说BkgB-A就是行李的重量了。

总结一下行李单供大家参考,总之尽量只携带所需品,简单轻便最好不过。

私人用品
衣物(适量,根据个人情况决定数量。)
洗脸霜和精华液(装进小瓶子,方便携带。带自己所需的)
浴巾(住处没提供)
牙刷(牙膏可用朋友和住宿那里的)
头梳
发夹和发束 (我洗脸时会用上)
眼睛盒(睡觉时不想眼镜随地放而不小心被砸碎,一定要带)
纸巾和棉花
女性用品(刚好出发时遇上生理期的最后两天)
所需药物(以防万一)
创口贴 (小伤可以用得上)

重要物品和证件
钱包和马币(还是需要一些马币在进出机场时付交通费等)
手机和充电器(虽然不会用到,但是我还是会带上)
相机,记忆卡和充电器
台币
Boarding pass
护照
身份证
影印本护照和身份证
大学学生证(在台湾未必用到,也是个证明身份的好物)
悠游卡(朋友借我的)
申请宝贝机所需的文件(已在上篇分享这个)

行李和包包
滑轮行李(布质的,除了轮子外,行李挺耐摔的)
单肩 (每天出门游玩带的包包)
后背包(其实是电脑包,装了衣物等行李,出门游玩时我没有把它当后背包用)

袋子
压缩袋
塑料袋和环保袋
密封塑料袋

礼物
绘本
白色小包包
三叔公咖啡
香饼

其他小物
国际转换插头
雨伞(好想要一把台湾的雨伞,因没有预算而作罢,自己带)
笔和笔记本
书单(要去城品买书)
地图
旅行资料(有路线,朋友电话号码等等)
圣经(每天睡觉前会抽出一点时间读圣经)


就这样,我踏上台湾的土地去了。

Thursday, May 08, 2014

台湾之行 - 准备和规划行程

要去旅行,事先的准备绝对少不了,看地图和阅读游记也是必做的功课。我按我的能力来做准备和规划,在过程中学习找资料(我不是找资料高手)和接洽住宿负责人。朋友们也帮了我很多忙,他们的指点和意见都很受用,在这里要谢谢每位曾经帮过我的朋友。因为受惠于那么多人,无论是朋友还是部落客等不认识的人,我决定将自己的经验记录下来,纪念美好回忆之外也希望可以帮助其他想去台湾的人。或许我的旅行文不见得是“专家”水准,没有优美的文笔,细腻的观察和启发性的感想,不求能让想旅行的你大开眼界,只求在我能力所及的范围里或多或少可以提供你所需要的资讯。我的准备如下。

预算和旅行天数
有多少钱就做多少事。手上的预算影响了旅行地点和天数,加上其他开销如住宿,吃喝,交通和购物。大致上算一算要去旅行的钱应该怎么花在这些地方,就可以先拟订地点和天数,然后订机票。现在资讯发达,上网找一找就可以知道不同酒店或旅馆的费用等资料。我很幸运,可以住在台湾朋友家里,最后四天外住,所以没有这方面的烦恼。当初很热血的订机票,也只是粗略的算了住宿开销,就决定旅行日期,细节的部分稍后再规划。各人作风不一样,就我而言,确定有多少钱让我去旅行是最先考虑的。

喜欢或想要什么样的行程
有没有旅伴都要考虑这个问题。和别人一起旅行时就得考量每个人喜欢的旅行方式和目的,各人有各人喜欢和不喜欢的方式。有旅伴的话要事先沟通,大家要如何取舍才能规划出让每个同行的人都满意的行程。独自旅行的我呢,不必担心要配合旅伴,所以可以选择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玩。我不喜欢太赶的行程,这样只能走马看花,不能好好欣赏景点,也很累。我更期待可以真正体验台湾人的生活,若有一两天只是跟着台湾朋友做些每天日常大小事-比如说上街买菜,去寄信,刚好台风来所以要封窗门,在家下厨聊天等,对我来说是求之不得的经验。没去过台湾,所以什么风景都想看,但是会偏向看看郊外风光,我还安排了几天的台北行,不怕体验不到台北都市的繁华。

联络台湾朋友
要通知台湾朋友我的到来,好让她们可以安排见面大小事。台湾之行来回13天(要玩就玩久一点),朋友无法每天陪伴,但还是帮忙拟定行程。她是道地台湾人,我告诉她一些自己想去的地方和预算,接下来的就交给她了。很谢谢这位朋友的帮忙,也帮我省了一些时间。我自己用了一个星期才啃了些台北游玩的资料,准备行程果然不容易啊。就这样,台湾朋友帮我规划了整个行程,台北部分我也有后备方案。
  
地图
虽然网上有地图看,不知各位有没有发现电脑荧幕的有限?若只是某一个小地方的地图就没有问题,在电脑就可以轻松看地图,像台北市这样大的地方,我还是喜欢看纸上的地图,最好大张点。摊开整张地图就可以看到整个台北/台中/台南/台东会比较方便,至少我不必一直移动滑鼠,看到东边,就不能看西边。若身边有人去台湾游玩,可以拜托对方帮忙拿份台湾地图。托朋友的福,在台湾先帮我拿了地图。那时抱着有空才来看的心态,把地图放在一旁,直到我热血的订机票后才用得上那份地图。朋友也借我从台湾拿的小册子供我参考,大致上有这些资料可以知道著名景点有哪些。

网站和部落格
上网搜索可以找到很多台湾景点和美食,尤其是现在有那么多的旅行部落格,大家可以选几个来看看他们的相片和心得。就算没有旅行,平时闲空时就可以随心看看别人的游记,做一点笔记,或许就可以找到深得你心的景点,列入走访清单。浏览景点的官网也可获得很多资讯,很多官网都会附上交通等资讯,票价也有清楚列出,特别活动和促销的告示也会在官网看到。机场,火车,高铁和捷运站的官网也可以提供交通资讯给旅客,非常方便。台湾朋友推荐这个很有名的网站,叫“背包客栈”,里头有很多的旅行文章分享,台湾和国外的都有,大家可以去那里读一读背包客的游记。书本也是很好的旅行指南,但我没有买到任何的相关书本,所以无法提供这方面的意见。通常近期的旅行资料会比较准确,因为有些东西会随着时间而有更改,比如说联络号码,票价,美食地点搬迁或不再营业等等,有可能每年都会有新发现。尽量参考最近的游记,或以官网的资料为准,官网会随时更新资料。

参考身边朋友的行程
我有很多朋友曾经到过台湾,有些朋友很大方的将他们记录在档案的行程给我看,让我可以有个概念怎么安排路线和计算费用。通过朋友在面子书的照片和行程规划,也可以找到一些吸引自己的景点,我就是这样才要去清境农场。有时候朋友和网友的分享让我们更清楚知道某个景点是否值得去,这个大家自己衡量,可能看了相片才知道这个地方跟想象得不一样,或是根本不是自己喜欢的地方,那么就得考虑是否还要去那个景点。就像背包客和部落客一样,到过台湾的朋友会告诉我们一些官网或网站找不到的资讯,他们的亲身经历都是很有用的。

出入境须知
每个国家的出入境规定都不一样,前去台湾旅行的朋友一定要读一读这些重要事项,以免不小心犯规。打包行李时也要遵守航空公司和各国家的规定。这是我参考的“台北旅游网”的资料,不过是2012年发布的,大家可以找找是否还有最新的分布的规定。

马来西亚友谊及贸易中心
到别的国家游玩,最好找一找马来西亚驻那个国家的大使馆的地址和联络电话,发生特别状况时可以到大使馆寻求帮助。在台湾没有马来西亚的大使馆(一些特别因素),上网搜索了一阵子,只找到马来西亚友谊及贸易中心,顺便将这个记下,说不定可以用上。

馬來西亞友誼及貿易中心
MALAYSIAN FRIENDSHIP AND TRADE CENTRE, TAIPEI
10595 台北市敦化北路1028F
8th Floor, San Ho Plastic Bldg,
No. 102, Dunhua North Rd.,
Songshan District, 
Taipei City 10595,
Taiwan, R.O.C.
TEL+886-2-2713 2626       FAX+886-2-2514 9864

申请青年旅游卡
15-30岁台湾内外的青年皆可申请青年旅游卡,并享有特定优惠,如门票,交通住宿,美食和购物等。非常感谢朋友的通知,我自己都找不到这么好的资讯啊!上网注册和填妥资料后,抵达台湾机场时再填个申请书就可以拿到青年旅游卡。浏览青年旅游网站也会得到很多旅行资讯,包括寻找青年旅馆。
青年旅游网  https://youthtravel.tw/

申请宝贝机
在青年旅游网站也可申请宝贝机(一台手机),我赶得极在2013结束前享有这项服务,因为2014年开始当局不再出借宝贝机。当局也不排除将来还有再次让旅客借宝贝机的可能,得通过会议讨论才能决定此事。原本是要在台湾买张sim card打电话,我答应爸爸每天都会跟他报平安(第一次独自旅行,所以爸爸不放心),也方便自己联络台湾朋友。同样的,填妥申请资料,收到申请批准通知后准备好所需要的文件,抵达台湾机场时就可以领一台宝贝机,跟青年旅游卡一起拿。有了台湾手机真的让我方便很多,美中不足的是手机很耗电,打通电话和信息就可以消耗大半电池。每天我都将宝贝机充电后才出门,除了重要电话和信息,其他时间我都不能使用它,不然连朋友打来响一声就给我自动关机了。网站也附有通话费用让大家参考,除了网内网外收费不一样,还有一般时段和减价时段。

住宿
很多住宿再便宜每晚都要800-1000台币,这样的价钱对我来说有点吃力。偶然间看到有网友留言通铺也是不错的选择,就是有很多旅客睡在一个大房间那种住宿。第一次听到通铺这两个字,朋友们也没有住过通铺,大概搜索后居然很快让我找到W+R taipeihouse这个女生住宿,地点非常好,就在忠孝复兴捷运站附近,出门非常方便。网路就是这样,在第一份资料看到什么,再去找,又有新发现时,再打关键字搜索,找着找着,那些资料就会带着你找到所需要的。W+R taipeihouse的价钱对我来说已经很好了,当然不能跟那些有旅伴分摊过后付的500台币相比。有旅伴的话通常可以住旅馆,条件也相对好一点,舒适一点,分摊后也是大概需要500左右(或多个一两百)的台币,所以单独住通铺就不要计较这样的差别。

我选择客厅通铺,平日或假日一律500台币,算是我能找到最便宜的住宿了。如果要睡床上,平日要600台币,假日要700台币,看看住宿照片,整体来说很不错,睡客厅难不倒我,决定不要床位好省一些钱。W+R taipeihouse有一店和二店,我选择的是二点,后来因为临时要整修二点客厅天花板,我得到一店。这里只有女生可以入住,相对来说更安全点。大家可以到W+R taipeihouse的面子书和部落格以了解详情,老板娘也有附上地图方便大家寻找。

这两个链接也有介绍一些便宜住宿

书单
台湾这块宝岛不止风景漂亮,也孕育了很多人才,包括作家。很多我喜欢的作家来自台湾,有机会光临台湾书店真的不能放过买书的机会。我先列出一份书单(未必每本都买),到城品书店时也会看看是否还有其他书要买,再决定要带什么书回马来西亚。有份书单也好办事,书店职员可以帮我查询书本在哪一区,省了一点时间。

智慧型手机和电脑
没有智慧型手机,我也没带电脑去台湾,所以我才会想尽办法在出发前找齐路线,交通时间表,费用,票价,营业时间等资讯。看到朋友可以立刻上网开启导航查询路线,临时才帮我找火车时间表,真的觉得智慧型手机太好用了。没有要大家赶潮流的意思,出门在外还是带个能上网的智慧型手机才更能随机应变。有些游客会带电脑去旅行,出门时将电脑留在住宿(安全的话),回到住宿在上网找资料也很方便,又时间还可以打游记文章。

旅行保险
经验是人生的老师,能教会我们许多事情。但,凡事都有零经验的时候,所以第一次独自旅行还是漏了一些的准备。没错,我没经验,不知道很多旅行的事,其中包括没有买保险。后来知道了买旅行保险的重要,以后会记得了。这样的钱千万不要省啊。 

我的旅行准备还不算很辛苦,毕竟朋友帮我分担了很多。回想自己的经验和参考别人的分享,再通过记录来检讨不足的地方,我将台湾行当作是第一个练习,练习多了(还要去旅行,所以可以再练习),就上手多了。

Ying loves life Copyright © 2009
Scrapbook Mania theme designed by Simply WP and Free Bingo
Converted by Ipietoon Temp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