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17, 2014

接新娘游戏 2

大学的同学结婚,我又被邀请当姐妹团的一员,新郎新娘都是大学同学,生物化学系的金童玉女啊!这次婚礼依然如以往的同学聚会一样总动员,能抽空出席的同学都纷纷加入这样的“盛事”。就是这一次来得及上网查资料,所以可以贡献一两个游戏。同学们也很热心的提供意见,在姐妹团和新娘讨论过后终于敲定出要玩的游戏。接新娘当天我们有大约两个小时的时间玩游戏,因为新郎去接新娘的路程很短,几分钟而已,那我们就好好利用时间来考验新郎啦!

隔了一段时间,所以有些游戏次序忘了,大致上流程如下:

1. 篱笆门口问话
姐妹们问新郎一些话,热闹一下场合,如“你今天来做什么?”,等等,还要新郎讲大声一点。这只是暖身,姐妹们当时在门口还没有为难新郎和兄弟们。

2. 含奶嘴和包尿片
兄弟们嘴含奶嘴,在10秒内(时间由姐妹定)把尿片穿好。做不到就罚,惩罚是双手交叉拉耳朵,然后蹲10次。

3. 表演Gwiyomi
蹲了10次后,兄弟们要表演Gwiyomi。兄弟们当天迟了好些时间才到,姐妹们就没在客气,哈哈。

4. 夹面包
姐妹们列印几张有身体各部分的图案,如“手,头,胸膛,腋下”等等。这个游戏一次需要两个兄弟。请两个兄弟各抽一张纸。比如说,A抽到脸,B抽到手,那么待会儿姐妹从高处丢面包时,A要用脸和B要用手去夹住面包。当天的配对有头和胸膛,手和头,腋下和胸膛,嘴唇和嘴唇。居然有两个兄弟抽到嘴唇和嘴唇,大家都起哄,要看好戏。但是这两个弟兄太害羞了,没亲到,也没夹到面包。

5. 组成桌子
这个跟我上一篇的分享一样,玩“how to be a table”。姐妹们过后要求兄弟维持“桌子”状10秒。姐妹们算的时间不是跟着标准秒针的速度,我们故意从110拖了很久,兄弟们叫苦连天,一直投诉姐妹们没有时间观念,哈哈哈。

注意:为了安全起见,身体有新伤和旧伤的人不适合玩这个游戏,以免让伤势恶化。

6. wasapi饼干
姐妹们在饼干上以wasapi拼成“xxxxxx”,用英文字母比较容易,那个“爱”是以心形符号代表。姐妹们可以随意要拼成什么字母或图案。然后要求每个兄弟吃一片。

注意:有人可能对wasapi过敏,或者不适应它的味道然后觉得不适,这时候别勉强兄弟们吃wasapi

7. 穿针线
这个当时是我负责的,我在海绵上用10支针排了一个心形,让新郎用线穿过每支针,在我指定的那只针开始和结束,意思是说,有一支针会被同一条线穿过两次。这个会耗点时间,我自己穿线的时候就试了很久。当天我们有宽容一些,让兄弟们来帮忙。我对结婚禁忌也不是很清楚,不晓得针和剪刀是否可以派上用场,而新娘没有这样的禁忌,也指定要玩这项游戏,所以我就自己做道具。穿针线的游戏灵感来自网路上看到的资料,网路的版本是用线穿过横排在海绵上的针(针的数量自己定)。

所需材料有:
纸盒(放两片海绵)
针线
剪刀
礼物纸(包纸盒)
红色纸(包海绵,特地选红色来应景的)
海绵

因为当时时间有点紧迫,我无法负责需要我上街买材料的游戏。构思这个包装时,我是尽量用我家可以找的和楼下店铺可以买到的物品。海绵过后可以拿来洗碗(我也用海绵来制作纸圣诞树,已在部落格分享制作过程,请点入看这篇文章),剩下的纸可以留起来以后用。剪刀和针线是我的,可以再拿回来用。


8. 猜唇印
姐妹们涂了口红,然后亲在纸上,叫新郎猜哪个才是新娘的唇印,猜错三次就被罚。我们当时没有让新娘亲在纸上,所以怎么猜都是错的。而且要注意新娘嘴唇是厚的还是薄的,这样姐妹们亲的时候可以做一些手脚。好险啊,新郎和兄弟们其实有怀疑纸上没有新娘的唇印,我们过后没有告诉他们答案,大概要等他们看到这篇文章才会知道我们做了什么(如果有看到的话),哈哈哈。

9. 讨红包
把新郎和兄弟挡在客厅门外,因为要讨红包,以抵消姐妹们买游戏道具的费用。我是当天才知道原来新郎给的红包其中一部分就是要还给姐妹买道具用的,剩下的钱再平分给姐妹们。

10. 找鞋子
把新娘的其中一只结婚鞋藏在房间外,然后让大家找,找到后才能进行下一关。姐妹们没有把鞋藏得太隐秘,好像是新娘门外柜子上面,有个东西挡住。兄弟们不错哦,还是有找到。不过游戏还没结束,还有呢。

11. 唱定情歌
新郎被要求唱他和新娘之间的定情歌曲,唱到对的歌才进行下个游戏。新郎还唱错,猜了一会儿才想到对的歌曲。当时兄弟们有帮忙唱。

12. 爱的宣言
这是最后一个游戏。姐妹们设计了一张大卡片,上网找爱的宣言,然后写在卡片上,叫新郎念大声点。那时姐妹在门外打电话给新娘,让她通过电话听,新娘满意了才让新郎进门。我们忘了带上马克笔给新郎签名,所以新郎过后就自行补上,我们相信新郎会好好对新娘的。
 


姐妹们齐心合力的整新郎和兄弟们,大家笑了一个早上,真的有众乐乐啊!婚礼前一晚姐妹们还在想最后的战略,讨论好流程后,写在一张纸让大家可以随时看到流程。当晚我们也准备好道具,分配好任务,让每个姐妹有机会轮流负责游戏。分工合作参与这样的活动,大家都很开心,而且大学毕业后我们无法像以前一样每天见面,难得同学可以聚在一起,这是非常棒的体验和回忆。祝我们的金童玉女幸福,也祝我们同学的感情不变。当然,也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要准备接新娘游戏的你。

Wednesday, April 16, 2014

接新娘游戏 1

大学毕业到现在,越来越多朋友结婚,参加了好些婚礼,在面子书上也常常看到朋友们分享结婚当天所录下的影片,其中一个环节就是接新娘时玩的游戏。新郎的兄弟们必须经过姐妹们设的关卡,通过层层考验才能取得美人归的一幕算是婚礼的高潮之一,好玩也很好笑。

印象中,小时候我家乡那里的人结婚没有玩这些游戏,倒是在港剧里有看到新郎和兄弟们被姐妹们堵在门口,给了红包才能进门。但是现在,几乎每个接新娘场景都会看到这些游戏(还是有些新人不会在结婚当天加入这个环节),花样百出。后来,因为被邀请当新娘的姐妹团,构思游戏,才上网找资料。当时不知道这个环节叫什么,随便打个“接新娘时玩的游戏”,从搜索结果显示的资料慢慢看,终于知道这是叫“接亲游戏”,或“堵门游戏”。至于这个游戏的由来嘛,我没有找到很确定的来源,有的说是为了让新郎辛苦过关娶新娘,才会更珍惜对方;也有的说是为了表示新娘家里人的不舍,所以通过这些游戏来考验新郎等等。不管是什么原因,这样的游戏的确可以热闹场合,增添喜庆气氛,图的就是欢乐,而且是众乐乐。

好朋友结婚时,收到邀请成为姐妹团。这是我友谊年龄超过20年的好姐妹结婚,真替她开心。因为无法出席姐妹们在接新娘前一晚的讨论,所以我没有贡献任何的游戏。第二天一早姐妹们才跟我交待游戏内容。在整新郎和兄弟们的同时,我居然是那个拿着照相机狂拍和录影的人,哈哈哈,我真的难改拍照的习惯啊。那些照片和录影就送给新人留念,尤其是无法在现场看到这些好玩的一幕的新娘,让她可以笑一笑。

游戏的是时间试情况而定,姐妹们得随机应变,才不会耽误了其他结婚环节。当天的游戏时间在45分钟左右,因为过了些日子我才打这篇文章,有些环节我可能忘了(比如说我忘了有没有讨红包),还得靠照片和录影回想当时的片断,好感谢当时我有充分利用照相机啊

我记得的游戏如下,大概是这些了:

1. 找钥匙
新郎和兄弟们被挡在篱笆门外,从一个小篮子选出家里客厅大门的锁匙才让他们进门。一共有三次机会,他们有找到钥匙。兄弟们还偷偷让姐妹给暗示,怎么可能,我们是不会被收买的,就是要看你们玩啊!

2. 把鸡蛋弄破
将鸡蛋装在塑胶袋子里,然后系在兄弟们的腰,要他们想办法弄破鸡蛋。塑胶袋要绑紧一点才不会弄脏大家的衣服。

3. 呼拉圈
摇呼拉圈,圈数自己定。做不到可以请下一位帮忙。兄弟们很卖力摇呼拉圈啊,但是呼拉圈很快就掉落地上,看来平常这不是他们会做的事情,所以不是很上手,让在场的人笑弯了腰。

4. 组成桌子
找四个兄弟以身体组成一张桌子,在姐妹们要求的时间内维持这个姿势。上网找“how to be a table”,就可以明白怎么玩了。身体曾受过伤,尤其是背脊和腰部,请避免玩这项游戏,会扯到旧伤。玩得开心之余也得顾及安全。

5. 说“我爱你”
要求新郎以六种语言说我爱你。其实这个很容易,方言也可派上用场啊!还有现在韩剧和日剧那么深得人心,多多少少都会韩语和日语的“我爱你”,这就两种语言啦,很容易凑成六句的“我爱你”。

6. 爱的誓言
要求新郎念姐妹们准备的爱的宣言。最后新娘还要求新郎用福州话念一遍,哈哈哈。过后,姐妹们还帮新郎涂口红,然后“亲”在爱的宣言那张纸,顺便签个名。

闯了这六关,新郎终于可以上楼接新娘。姐妹们真的费尽心思设计这些游戏,也有考虑到食物敏感的问题,所以没有吃喝的部分,担心有人因此而不适。至于“运动量”很多的游戏,姐妹们也觉得不适合,因为让兄弟们留太多汗,粘腻的感觉也会让他们不自在。预备这些游戏总是有很多事情要考量,让新娘满意,能热闹场合,也要适可而止,别让新郎和兄弟们太难堪。当然,时间的拿捏也很重要,以配合当天的流程。

这里所分享游戏可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到每个要设计游戏的姐妹。也不忘记祝我的好姐妹和她的老公幸福。还有还有,下一篇我会分享我的大学同学结婚当天玩的游戏,也是很好玩哦!

Tuesday, April 15, 2014

纸圣诞树

我很喜欢圣诞节时的温馨布置,看着这些装饰,心里也暖烘烘的,能和家人吃一顿饭,大家和和气气,有说有笑,也是我很向往的圣诞聚会。小时候非常喜欢欧美家庭林林总总的圣诞布置,电影里常看到,有时在故事中看到,总是希望自己有一天也可以这样布置我的家(好期待可以有那么一天)。这些圣诞装饰里面,有一样东西一定会有的,那就是挂满小饰品,顶端有个又大又亮的星星的圣诞树。住在租屋的我是没有买圣诞树的打算,这不是我能负担得起的东西。在外生活这么多年,单单是书本就已经占了我不少空间,圣诞树来我家的话根本没有一个让我好收纳的地方,以后我要搬家的话也麻烦,所以这个小愿望就留到以后拥有自己的小窝时再列入购买清单。

没有圣诞树,那该怎么办呢?2012年的圣诞节看到亲子作家姜小鱼分享她和小孩的美劳作品-纸圣诞树,觉得好温馨,也很好玩,就学起来。没有圣诞树,小小的纸圣诞树也是可以应节啊。

动了动脑筋,找到了家里可用的美劳材料,想要尽量废物利用,并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那个,我得承认我拖了很久才做这个圣诞树。原本要在2012年结束前动手的,当时虽然过了圣诞节,但是通常人家不会那么快把圣诞树收起来,所以我还来得及将圣诞树摆一阵子。后来,2013年到了,拖到农历新年过了,大选过了,中秋节和冬至也过了,我还是没有动手做纸圣诞树。去年一整年都忙着写论文,那是非常花脑力的工作,把我想做美劳的精力也拿走了。2013年圣诞前夕,想说不如从论文当中抽离一下,做个纸圣诞树过节,手作可以让我暂时忘记写论文的烦恼,让心里平静一些,也可以布置家里,这是非常好的事情。就这样,白天把论文写一写,在平安夜那晚,我开工了(先苦后甜,这样就可以带着愉快和轻松的心情做纸圣诞树)。

大家可以点进这个链接,看看姜小鱼家的纸圣诞树制作步骤,她解释得很清楚,也提供很多意见和办法,如怎么不用圆规画圆形等等。有些步骤我这里就不多加解释,必要时大家可以到小鱼的文章看看怎么做,当然把她的整篇文章看完会更了解制作步骤。尤其是有小孩的,快来看,这是非常棒的亲子活动,小鱼也分享了在制作过程中小孩可学习到的事。

通过Youtube,你也可以打关键字“How to make a Christmas tree from paper”,观看教学影片。

在这里,就简单的和大家分享我的纸圣诞树制作过程。大家也可以用别的材料。

准备材料:
两张青色的A4   (做圣诞树叶子)
各种颜色的废纸   (上次做手工剩下的)
蛋糕纸杯         (烘烤杯子蛋糕时剩下的)
海绵      (玩接新娘游戏时剩下的,反正洗碗的海绵需要常更换,不怕用不到)
荧光棒 (看五月天追梦3DNA电影时拿的)
各种形状的打洞器 (我有办公室哪种在纸上打两个圆形洞的,心形的和四叶草形的)

1.首先,在青色A4纸画直径16cm13cm10cm7cm4cm的圆型,然后剪出来。为了凸显圣诞树的层次感,我用深浅青两色来搭配。离开中学很久了,在大学这里根本用不到圆规啊,我也不打算买一个,就参考姜小鱼的方法画圆圈。

2.剪个大小适合放进纸杯的海绵,当作支撑圣诞树的底部。我用海绵是因为荧光棒可以插入海绵,成为树干。在海绵上剪一小横,让荧光棒可以插入的大小就好。

3.用打洞器在各种颜色纸上打洞。我想要有色彩缤纷的感觉,刚好手上有不同颜色的废纸,天助我也啊!

4.接着呢,开始把刚刚剪出来的圆形折成扇形。就是将圆形对折,折个四次,打开后,再稍微处理好折痕就有扇形了(可以参考小鱼的做法,看看影片会更明白)。然后,在扇子顶端剪个荧光棒刚好可穿过的小洞

我发现这样重复对折会让扇子每个边的大小不一,所以我想了个方法。但这其实不碍事的,不要逼小孩做到尽善尽美,我那天晚上反正闲着,就多下一些功夫。

将圆形对折,打开,你会看到一条经过中心点的折痕,如照片中的黑线1号。
将黑线1号对折,打开就会出现如黑线2号标示的折痕。
将这两个折痕以“X”型对折,打开,就会出现虚线3号般的折痕。
将另一边也以“X”形对折,打开就会得到虚线4号那样的折痕。

这时的圆形会有8个一样大小的部分,但还不够。因为我要直接制作扇形,所以就进行以下的步骤。
将其中1个小部分对折,如图示范,将其它7个部分也以此对折,完成后就是所需要的扇形。

大家可以选自己认为容易理解和方便的方式折扇形,最重要是做得开心。

5.将刚才用打洞器打出的小圆点,心形和四叶草粘上每层的叶子

6.将每层的叶子套到荧光棒因为我不小心将一些洞口剪得太大,所以我在荧光棒上粘了一层双面胶,固定叶子。我先将荧光棒插进海绵,排列好叶子,看看每层叶子之间需要多少的距离。做好每层叶子的位子记号后,把海绵拿走,才比较容易粘双面胶。

7.最后的步骤就是将荧光棒套进杯子里的海绵


纸圣诞树完成了,来看看我的成品。好开心啊,这时候一定要拍几张照片,还得找我的小模特儿-小白熊来加入镜头(自拍的技术不好,所以通常会找这些玩具来代替我拍照,哈哈)。将纸圣诞树摆在书桌上的一角,成了一个小装饰,美化书桌的风景。书桌嘛,我只是拿来放电脑,书本和文具,没有放装饰品。书桌虽然不乱,但是也给人沉闷的感觉。多了这么一个纸圣诞树,帮书桌加分不少,还带有圣诞气氛,看着它也觉得舒服。这就是装饰品的用处,不必多,一点点也可以带来改变和美化空间。


没有很多的点缀,我还是可以花小心思布置了房间,这样的一个纸圣诞树就够了。不必有很奢华的布置,用简单的小物一样可以带来圣诞气氛,也希望纸圣诞树给你家里捎来圣诞的气息。若和小孩一起制作纸圣诞树,也希望你们有个愉快的制作过程。现在说圣诞快乐,有点怪,时间不对。没关系,就当作这声“圣诞快乐”是在圣诞节时对大家说的,不是现在说的。Merry Christmas!


p/s: 大家可以发挥所长,用家里任何可找到的材料,做个独一无二的纸圣诞树。除了青色A4纸,我用的材料都是手边刚好有的,节省资源,要爱地球啊。建议大家用有点重量的东西当底部,圣诞树才会稳一点。海绵其实很轻,我常常不小心轻轻一碰就把纸圣诞树打翻。家里那时有多余的海绵,我才会这样用,以后若找到可替代的物品,我还可以拿海绵来洗碗,就是不要浪费材料就对了。纸杯看上去有小盆子的感觉,我也很喜欢上面的条纹,才有把海绵放进杯子这个概念。现在,我已经把圣诞树拆下来收好,那么漂亮的叶子,真的不舍得丢掉。今年的圣诞节还是可以将圣诞树组装起来,循环用,就不浪费啦。

可可杯子蛋糕

由于要挑战自己不使用市面上已经混合好的蛋糕粉,好朋友找到食谱后,我们当天晚上再来一轮的烘烤。我们是很认真的,没在开玩笑,说做就做。以下这个是参考书上的食谱,可以烘烤大约5杯的海绵蛋糕体。

材料:
全蛋                2
蛋黄                1
细砂糖            75g
低筋面粉        50g
可可粉            10g
融化的奶油    12g
巧克力豆        15g      (我们用巧克力粒,随自己喜欢的分量)

步骤:
准备融化的奶油放在一旁
1. 将全蛋,蛋黄,细砂糖放入钢盆,隔水加热至42C,打发成淡黄色。
2. 舀出一点点打好的糊,加入已经溶化好的奶油,搅拌均匀。
3. 将已经搅拌好的奶油加入步骤1的糊,然后分次加入过筛后的低筋面粉和可可粉,搅拌均匀。
4. 将面糊倒进纸杯,轻敲纸杯挤出空气,并快点撒上巧克力豆。
5. 170C烘烤12-14分钟,冷却后食用。

将打好的糊加入已融化的奶油



这些材料可以让我们烘烤6杯小蛋糕,我们在钢制小杯上铺一个薄纸杯来装面糊(成本比较便宜)。我们没有进行隔水加热这个步骤,也没用钢盆,就以高速打蛋和细砂糖。步骤2那里所用的奶油分量很少,沾上打好的蛋和细砂糖,可以尽量吸收奶油,和面糊混合的更好。轻敲杯子时,发现好像越来越多气泡,所以没有轻敲剩下的6个杯子。这次的面糊没那么粘稠,我们很快就将面糊倒进所有杯子,以下火烘烤12分钟。烤了一下,我们才发现忘了加巧克力粒,只好将烤盘拿出,迅速在每个杯子放几粒巧克力粒,再继续烘烤。这次的烘烤还是不理想啊,12分钟一到,端出烤盘,看到很多“黑脸”。烤焦了啦,看来这烤箱的“火力”很强。

烤焦了,蛋糕其实很“矮”

掀开烤焦的顶部,没有烤焦的部分看起来还可以

烤焦的部分还能被掀开,真的是很好笑。蛋糕吃起来有充实感,没有所谓的海绵蛋糕般松软,也没有发多少,蛋糕高度和送入烤箱前没什么分别。至于味道,还不赖,挺好吃的,就是口感硬了点。看来离成功烘焙还有段距离,要怎么跨过啊?至于技巧方面,好朋友已经找到资料了。打发全蛋和搅拌面糊是决定这个蛋糕品质的关键,有可能这次的蛋没有完全打发,还有我搅拌面糊时以画圆圈的方式进行,让气泡消失了。大家可以看这篇文章“老妈的最爱--法式海绵蛋糕”来了解更多海绵蛋糕的做法,里头有详细的说明。

看来真的需要做功课才能好好烘焙,通常这得花很多的时间。提供食谱同时,若能得到烘焙者给的专业意见和解释,这对我们这些初学者更有帮助,至少我们有个方向可以好好摸索。我还是会想用杯子蛋糕来做一做实验,因为杯子蛋糕所需的烘烤时间比较短。既然找到答案,那么下次应该还会再用这个食谱做实验,看看是否能改善情况。到时会再分享“开箱”成品。

真的很感谢好朋友找食谱和资料,目前虽然多了点时间,但也只是多一点而已,没有像之前写论文那般忙碌。手头上还是有别的事情要做,烘焙还不是我优先会做的事。另外,家里的空间有限,每次都要把厨房的一些煮具移到客厅才有空间准备材料。屋友也需要用厨房,总不能这样打扰人家准备三餐,所以得找个好时间再来做试验。都已经把烤箱带回家了,目前也只有这个烤箱可以用,那就花点时间了解它吧。还是要说一声,加油!

Monday, April 14, 2014

杯子蛋糕



来来来,为你展示今年的第一个“开箱”作品-杯子蛋糕。准备工作很简单,但是烘烤的过程不是很顺利啊!初步怀疑是温度的问题,但还没找到答案。这个烤箱自从2011年被我买下到现在,根本没用过几次,平均一年会用到一两次而已。当时以为有个烤箱就可以有机会学习烘焙蛋糕,做些小点心,不论跟别人学或自己摸索,烤箱是必须要有的。没想到是我想得太天真了,过后研究的工作越来越来越多,我根本没心思和时间来烘焙,更不用说花时间做关于烘焙的功课。还有,我家厨房很小,不够空间给我放烤箱,我是把烤箱收在床底的箱子,要用时才拿出来。加上忙碌的原因,面粉什么的材料放久了也坏了,既然很忙,把烤箱搬进搬出也麻烦,烘焙前后收拾也麻烦,就这样我很少使用烤箱。每年才“开箱”一两次,真的不会练到烘焙的本事。

我有个很会烘焙的朋友说每个烤箱都有各自的“属性”,所以要不断实验才能了解自己买的烤箱要在什么条件下使用才能烤出美味又不会烧焦的蛋糕。不止这样,每个材料都有它的使用原理,温度,时间什么的也是很大的学问,不是烘烘蛋糕就算,可以的话最好勤快些找资料。通常我和朋友没有重复烘烤同样食谱的蛋糕,所以一直都摸不着我家烤箱的最佳使用条件。而且我忙着研究的事情就已经焦头烂额了,没有去读额外的烘焙资料,烤箱就这样被我摆一旁,一摆可以是一年。

这次,好朋友买了杯子蛋糕的现成混合粉,只需要加鸡蛋和水就好,刚好手头上的事告一段落,没有想太多就动手烘焙。

材料:
杯子蛋糕混合粉        400g
Grade B鸡蛋              5
冷水                            60g   (先预备好)
 *葡萄干                     随个人喜好(这个食谱上没有,我们自己加的)

步骤:
1. 将所有材料以低速搅拌一分钟, 过后以高速搅拌4分钟
2. 将面糊倒入纸杯 
3. 把纸杯送进预热的烤箱,以190C烘烤15-20分钟



打面糊时,我们发现它发得很快,色泽也很美,白白滑滑的。我们没有挤压袋,就用汤匙将面糊放进纸杯,面糊有点粘稠,所以我们花了些时间在这个步骤。装了一些面糊,我们放了几粒黄色葡萄干,再加入面糊覆盖葡萄干,这样葡萄干才不会被烤焦。若是担心蛋糕不够美味,葡萄干可以是提升味道的好帮手,当然大家也可以随意加入自己喜欢的食物,如巧克力粒,坚果等等,应该也会很好吃。

不晓得为何到了我这个烤箱,状况连连。为了关掉烤箱的扇风,我们只用下火烘烤蛋糕(因为曾经有用扇风,还同时开上下火,效果不理想),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我们烤了四盘蛋糕。第一盘的蛋糕烤焦了,面糊还溢出纸杯(纸杯装了九分满的面糊),流到烤盘。还好我垫了个烤盘,才没有把烤箱弄脏。那个烤盘中间的部分是往上凸的,不是整个底部都是一片平的,所以我才用另一个烤架,担心纸杯不稳,所以才垫个烤盘。蛋糕顶部焦了,丢掉顶部那层蛋糕,里面还是可以食用,味道还不错。粘到纸杯外面和烤盘上的面糊也熟了,味道也很好。你没看错,我就是那个因着好奇想试吃看看那溢出的部分,我有洗烤盘,不脏的。嘻嘻,溢出的面糊烤熟后吃起来是酥脆的口感,好吃啊!

第一盘烤焦的蛋糕



第二盘的蛋糕,我们只装大概七分满的面糊,以150C来烘烤,情况好一些,没有烧焦的现象,但是还是有两个杯里的面糊溢出来。这盘的蛋糕有烤熟,我还是把那溢出的部分吃掉,好吃的啦!

第二盘蛋糕


等到第三盘时,我们发现前排三个纸杯里的面糊 “蠢蠢欲动”,要溢出来了。我们赶快将那三个纸杯来个180的换位,然后再把温度调低至130C(忘了在第几分钟改位子和温度)。面糊没有溢出来,太感动了,只是我们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开口部分不是在中间呢?在杯缘那里“开口”,难怪面糊会溢出。

第三盘蛋糕


第四盘只有四个杯子,我们放一个杯子在前面,以130C烘烤,并继续观察烘烤过程的变化。前面杯子面糊还是会溢出来,蛋糕也烤熟了。目前看来还是后排的位子比较安全,但是还得做几次实验才知道到底这个烤箱要怎么用,如何根据烤箱“属性”更改食谱温度,这杯子要放哪里等等。这几盘蛋糕都是烤了15分钟。

第四盘蛋糕

这包杯子蛋糕混合粉其实是很甜的,当时拿出烤盘时,我稍微等会儿,等到没那么热的时候吃一口,觉得不甜,很合我的口味。但是冷却下来的蛋糕入口时很甜,虽然很好吃,却有点腻。总的来说,蛋糕是能吃的,成品如海绵蛋糕那样软软的,只是卖相不如我们想要的。能端出这些杯子蛋糕,心情还是很好,毕竟这是呈交论文后的第一个作品, 终于可以在很开心且放松的状态下烘烤这些杯子蛋糕。想着想着,少了点满足感,想要挑战不要用混合粉,所以我们当天晚上展开第二轮的“开箱”作业。但是,唉,还是请看下一篇分享吧。

冷却后的蛋糕会塌下一些,导致出现皱纹,正常现象

黄色粒是葡萄干






Ying loves life Copyright © 2009
Scrapbook Mania theme designed by Simply WP and Free Bingo
Converted by Ipietoon Template